昨天晚上快十點,接到一位考生朋友的電話,
他說99年就認識我,100年就印了一本國考聖經來看。
整本書看到透看到很熟,
前陣子我在社團貼文,他說看到我教別人猜出地方特考的考題。
想親自問我怎麼做到的,也想瞭解還有什麼辦法是最快考上高考的方式。
他說想要馬上衝到台北來找我,
我一想,這還算是滿特別的經驗,晚上十點有人要衝來來我。
有特別的經驗就一定要體會,一定要經歷,才是人生的最高原則。
立馬答應他,他說四十五分鐘會到。
見面後,他立刻問了重點。我也立馬回答。
只是我萬萬沒有想到,我寫書的目的是教考生如何有效率的準備考上國家考試。
而猜題只是很多方法的其中一種,但不代表猜對題目就會考上。
我和他二人就針對這點做了一些論述和討論。
我讀工科,對自己講出來的話、寫出來的內容,都會經過一個邏輯思考過程,這個過程如果對方認為有問題,也可以討論。
在論述的過程中,
對方終於認同我所說的論點:猜對題目增加考上的機率,而不是只準備考古題來猜題就會考上。
因果關係要確認。
其實昨晚看到他之後,大致上就知道,他對於大量閱讀上,可能有困難。
我說給他聽,他有點不相信。
立馬貼給他一段話。
------
有一天,老師生氣地對著曠課率極高的小偉說:「你都不努力念書,長大以後能 做什麼?」小偉回答:「有什麼關係,我爸學歷不高,光靠修理機車還不是賺很多錢。」上述對話最能呼應下列何者的觀點?
(A)威里斯(P. Willis)的抗拒文化論
威里斯(Willis)名著「學習做勞工」認為勞工階級小孩的價值與行為反映了勞工價值階級次文化,他們對於學術知識表示輕蔑的態度→因此他著重研究勞工階級小孩反學校文化的研究。並且提出為什麼,勞工階級的小孩最後還是成為勞工的命運。
文化資本概念的教育意涵,包括:
(1)來自不同階級的學童,秉承的文化資本的質與量不同,使其在學校學習的立足點不同。
(2)不同社會階層的家庭會依其所持有的資本的質與量不同,而採取不同的教育投資或選擇策略。
------
請他對這段話做解釋,他只能看這句話,把意思講出來。
我則針對這句話,做了更多更詳細的解釋給他聽。
二人相看,我對他說,我只想證明,雖然我們兩人都是大學畢業。
但是閱讀能力的差異,造成我們越讀的內容越多,差異越大,
當然,這還不包括你要寫在答案卷上的內容。
針對他的情況,我教他幾個方法來準備。
他要離開前,對我說,今天晚上真的太值得了。
像你這樣對國家考試專業的老師,竟然有機會見面,又得到這麼多建議。
我說還好。
過了午夜,十二點多,準備回家睡覺。
這真的是特別的經驗啊!!!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