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詞

你好,我在91年11月26日開始準備資訊高普考,在92年8月26日參加高普考,92年10月中旬放榜時,
很順利的知道自己考上高考第六名及普考第四名。
在補習班的日子裏,認識一些朋友,認識考很多年的考生、認識新加入高普考行列的考生,對於新人的徬徨無助,對於年年去考年年落榜的考生,好像活在一種不斷重考的惡夢中。感受特別深刻。
全職準備考試的九個月當中,我發現自己前三個月完全準備錯誤,所讀的不是很少考,就是完全不會考,還很天真的去準備,也發現很多人像我前三個月一樣,用絕對錯誤的方法在讀書。
當我瞭解到國家考試的祕密之後,開始給自己下一個願望,如果有幸考上,我一定要幫助後進考生。
所以上榜後,我開始輔導一些朋友及考生參加考試,不過影響有限,就決定把所有的考試技巧寫在網誌上。
雖然我是參加資訊類高普考,但是我的考試技巧適合所有參考國家考試的人去閱讀。只是在舉例方面,我只會舉資訊類的考試科目。
我寫的考試技巧文章很多,每篇文章的內容也很多,不過我希望你讀書之餘,可以用心把他看完,畢竟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,花許多時間寫文字,是希望能夠加速你考上的時間。
如果你是我的朋友,就能夠閱讀240篇考試技巧文章的完整內容。

如果你還不是朋友,可以閱讀己經因為我的文章而考上國家考試的前輩,所寫來的感謝信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其實我瞭解到,你現在在準備考試的時候,受到很大的情緒困擾。建議你閱讀"如果情緒不是你的墊腳石就是你的拌腳石。"
2、其實我知道,你面對申論題的考試,總是抓不住重點。建議你閱讀"不出半打原則"
3、其實我可以體會,你不瞭解自己是不是有實力考上。建議你閱讀"9010法則-比考上國家考試前更重要的事情"
4、其實我能想像,你很怕錄取名額太少,錄取率很低。建議你閱讀"錄取率的真相"、"榜首原則"
5、其實參加同樣考試的考生有數千人,你憑什麼能力贏過其他人。建議你閱讀"合法作弊的方法-標準解答與必勝解答"
6、還是你有很多疑問,不知道如何開始準備國家考試。建議你閱讀"國家考試的基本原則"
FB社團「幸福的人生」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無法將社團訊息傳遞給「所有」成員看,因此建立了LINE@「幸福的人生-公職之路」帳號@kie1703g,會同時將社團訊息透過LINE@寄出,再請大家記得加入喔。

##EasyReadMore##

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

考生稱為「最終形態」

晚上和朋友約在台北新光三越,本來約二位,其中一位在104年地特放榜後,就告訴我說考上了,真是恭喜。
下班後,先回家拿老婆煮的晚餐便當,遲了十分鐘到。
她找到的這個地方,還滿安靜的,是個不錯的討論地點。
關於準備國家考試,我們討論很多。
最主要的方式還是解決朋友的準備考試問題。
當然不論她問什麼問題,八成五以上我都有辦法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。
有些無法解決的問題。
我以「最終形態」的觀念告訴她,也就是在考場考試的當下,妳的最終形態要是什麼,才有辦法考好考上。
依這個七月高普考的「最終形態」觀念,來回推現在的妳要怎麼做。
顯得很有力道、很有說服力。

雖然我可以教她很多考試的技巧,可是我還是希望她能提出來,所遇到的問題,然後我們倆人彼此的互動。
為什麼要這樣呢??
我直接教她考試技巧不就好了??
其實這是訓練「思考」會思考的人,就會提出問題,會提出問題,就有機會解決。
如果我和現在的教育系統一樣,不斷的告訴她、不斷的教她,她一直學,而不是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的方式。
最終還是一位不會自我思考的考生。
我無法永遠陪伴在朋友身邊。
我只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過客、
她未來的生活裏,過去的一段回憶。
如果她不會自我思考,提出疑問,自行解決,那要考上的時間會被拉長。

今天滿特別的,和讀書會的聯絡人一起來,聯絡人羅小姐也和朋友一樣考人事行政。
我和她討論一下台北讀書會的報名人數,超過教室可以負荷的人數。
如何聯絡要參加讀書會的朋友、如何滿足需要的朋友之類的問題。
我說:「我們永遠不會有完美的讀書會,永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。但是不斷改進,就會一直成長。」

最後二位女性朋友不約而同的問我,為什麼會考上的考生要稱為「最終形態」
我說:「七龍珠的漫畫裏面,超級賽亞人不是會一直變身,變身到最後,就稱為最終形態。打遍天下無敵手,在考場上無往不利的意思。」

她們聽完我有點白痴的理論,笑到不行。
就結束了今天的聚會。

後記:晚上六點三十分搭新光三越百貨的電梯上樓,有二位快二百公分的外國人在電梯裏一直聊天,我一直抬頭好奇的看著他們,離開電梯時,我對他們說「excuse me」(借過)。
晚上九點十分搭新光三越的電梯下樓,和二位外國人又遇上了,他們看到我,我看到他們,他們對我說:「Hello!!see you again」
真的好巧,上樓電梯搭同一班,二小時半後,下樓電梯又搭同一班。





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

猜對題目增加考上的機率,而不是只準備考古題來猜題就會考上。

昨天晚上快十點,接到一位考生朋友的電話,
他說99年就認識我,100年就印了一本國考聖經來看。
整本書看到透看到很熟,
前陣子我在社團貼文,他說看到我教別人猜出地方特考的考題。
想親自問我怎麼做到的,也想瞭解還有什麼辦法是最快考上高考的方式。
他說想要馬上衝到台北來找我,
我一想,這還算是滿特別的經驗,晚上十點有人要衝來來我。
有特別的經驗就一定要體會,一定要經歷,才是人生的最高原則。
立馬答應他,他說四十五分鐘會到。
見面後,他立刻問了重點。我也立馬回答。
只是我萬萬沒有想到,我寫書的目的是教考生如何有效率的準備考上國家考試。
而猜題只是很多方法的其中一種,但不代表猜對題目就會考上。
我和他二人就針對這點做了一些論述和討論。
我讀工科,對自己講出來的話、寫出來的內容,都會經過一個邏輯思考過程,這個過程如果對方認為有問題,也可以討論。
在論述的過程中,
對方終於認同我所說的論點:猜對題目增加考上的機率,而不是只準備考古題來猜題就會考上。
因果關係要確認。

其實昨晚看到他之後,大致上就知道,他對於大量閱讀上,可能有困難。
我說給他聽,他有點不相信。
立馬貼給他一段話。

------
有一天,老師生氣地對著曠課率極高的小偉說:「你都不努力念書,長大以後能 做什麼?」小偉回答:「有什麼關係,我爸學歷不高,光靠修理機車還不是賺很多錢。」上述對話最能呼應下列何者的觀點?
(A)威里斯(P. Willis)的抗拒文化論

威里斯(Willis)名著「學習做勞工」認為勞工階級小孩的價值與行為反映了勞工價值階級次文化,他們對於學術知識表示輕蔑的態度→因此他著重研究勞工階級小孩反學校文化的研究。並且提出為什麼,勞工階級的小孩最後還是成為勞工的命運。

文化資本概念的教育意涵,包括:
(1)來自不同階級的學童,秉承的文化資本的質與量不同,使其在學校學習的立足點不同。
(2)不同社會階層的家庭會依其所持有的資本的質與量不同,而採取不同的教育投資或選擇策略。

------

請他對這段話做解釋,他只能看這句話,把意思講出來。
我則針對這句話,做了更多更詳細的解釋給他聽。
二人相看,我對他說,我只想證明,雖然我們兩人都是大學畢業。
但是閱讀能力的差異,造成我們越讀的內容越多,差異越大,
當然,這還不包括你要寫在答案卷上的內容。

針對他的情況,我教他幾個方法來準備。
他要離開前,對我說,今天晚上真的太值得了。
像你這樣對國家考試專業的老師,竟然有機會見面,又得到這麼多建議。
我說還好。
過了午夜,十二點多,準備回家睡覺。
這真的是特別的經驗啊!!!!!



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

專科的時候,看過「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」一書。

一位參加過讀書會的朋友給我一個正面的訊息,很感動,貼了上來分享一下。
專科的時候,看過「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」一書。
1888 年出生的卡內基是在教會上「人際關係」這一門課程時,才開始去圖書館找書來學人際關係,他為了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,但是在圖書館,完全找不到任何一本書教人維持良好的關係。
因此他還是硬著頭皮去教會教人際關係,一星期一次的課程。
然後慢慢的,透過他的想法、教友的互動、改進改良人際關係的方法。
進而完成一本小書,這本書是他在教會上課的講義。
流傳到現在。


重點是什麼,他是透過親自教大家人際關係,然後不斷的、持續的、改進方法,才成就一本巨著(小本書)
這也是我辦理讀書會的原因之一,
親自瞭解為什麼考生無法有效率的準備國家考試,進而發展更適合大家的準備方法。
不要空想、不要只有自己和朋友的經驗。
要不斷行動、改變,
參與讀書會的朋友,都是推動這個理念成長的大幫手。

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

第一個考試技巧:人性

春節過一半,我想分享自己學到的第一個考試技巧:人性。

民國87年退伍後,準備插大二技考試的時候,
妹妹過去準備過二次二技插大考試,所以有第一次的經驗。

她告訴我說,很多人在春節前,都會很用心的去補習班補習。

可是過完春節之後,在學的學生,因為課業、專題等因素,
加上春節連假十幾天,很多考生的心情大受影響。

他們在春節都不看書,導致春節結束後,也無心再看書,只願
花心思準備學校的功課。

我一聽,就知道春節十幾天連假是關鍵之一。
因為春節一結束,過幾個月就是插大二技考試。

當然二話不說。
除了除夕那一天晚上在家吃團圓飯之外,
所有的連假都花錢待在台北南陽街唯一有開的k書中心讀書。

南陽街整條街空無一人的景象,給我很深的印象。

87年準備插大二技我春節連假天天k書十幾個小時,值得。
92年準備高普考我春節連假天天k書十幾個小時,我也覺得值得。

人性影響最後的結果,
當大多數人都受限於自己的性情,影響自己考試成績時,
你有用心在利用這幾天的連假嗎??

我相信,如果您用心準備,未來會有無限報酬的回報。




本文短網址:http://goo.gl/tX1aAh

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

想聽的例子:私訊內容

想聽的例子:
在全職準備考試前,他的工作是私人公司的程式設計師。
也算是一種知識勞力工作者。
第一年半工半讀準備國家考試
第二年全職準備國家考試。
第二年高普考結束後,來找我提供建議。
他想知道接下來是要再全職準備考試,還是要半工半讀。

我們倆人,都是考-資訊處理類科,因此和我92年考上高普考的專業科目是相同的。
在和他討論了他的學習、準備考試、讀書方法、抽問幾個專業科目的考試內容。

大約四十多分鐘的時間,我己經確定,過去他所準備的考試內容,對他面對國家考試沒有辦法讓他達到實質考上的實力。

我直接當面告訴他,可以選擇「半工半讀的方式」因為未來你很難考上。
透過半工半讀的方式,一邊慢慢積累應考實力,一邊學習怎麼準備考試。
「全職備考」再一年的時間,也是不可能考上。
他一聽到我講的話,難以致信的問我怎麼會這麼想。
因為我認識過很多聰明的考生、也認識過很多不怎麼聰明的考生。
我清楚並明明白白的瞭解,這二者之間的細微差異,導致最後應考的結果不如預期。
我和他之間,進入了證明他考不上的討論,
為何你準備考試的方式,讓自己苦於無法提昇實力?
為何你面對專業科目的內容,無法有效融會貫通?
為何你認為把書打開來看,寫寫筆記、背背書就可以考上高普考?
為何我們的教育系統不提供會讀書考的人,在腦中處理自己所讀所學的思維模式?
為何大人要「叫」我們用功讀書,確從來不「教」我們如何用功讀書??

最後他和我討論了十五分鐘之久,終於承認自己未來一年全職也絕對考不上。
要一位程式設計師職務的人,承認自己沒有應考能力,實在是難以說出口。
當然全國十幾萬的國家考試考生也有一半以上是屬於這樣的情況。

他對我說了一個例子。
他說:「王大哥,你講的很有道理,我有一個讀書習慣,只要做過的練習題,都會在題目的右上角做正字記號,以後再看的時候,就知道自己有沒有做過該題目、練習過幾次。」

他又說:「今年高普考的時候,有一題資料結構的題目,考場上看到,就覺得很熟悉,感覺自己好像做過,可是我還是解不出來。最後就盡可能的解題。」
這個時候,他對我講了一輩子很難忘懷的話:

他肯定的說:「考完之後,我想了又想,更加確定自己曾經看過題目。回到家,馬上去翻講義,找了一下之後,看到那個講義上的題目和今天考卷上的題目,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類似題。」 他很失望的說:「講義上,那個練習題的右上角,己經有正字記號,六次。」 我聽了,不可置信,他的例子也太直接了。 表示他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,做了這個題目共六次,但是在考試當天,完全不會解題。

如果你只是一位大學生,那沒有什麼差別,反正你只要記住期中考、期未考會考的內容,然後通過考試就可以。

如果你是一位全職準備國家考試的考生,每月少三萬多元的工作收入,每月生活費一萬五仟元,每月總機會成本是四萬五仟元。
你每月花四萬五仟元的機會成本在讀書準備考試,準備二年,最後在考場上考出來不會寫,您個人的心得是什麼??

好好想一想,其實,你不需要這樣。


本文短網址:http://goo.gl/dHMIGg

心得截圖:


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

對我而言,整個教育系統和讀書考試都很怪異和難以理解。

對我而言,整個教育系統和讀書考試都很怪異和難以理解。
有一位準備高普二年多的朋友來找我,他第一年半工半讀備考、第二年全職備考。
認識我時,己經第二年快年底,找到我的時候,想聽聽我的建議。
地方特考年底考完後,他在想要不要再全職準備考試,或是半工半讀的方式來準備。
他看起來大約快三十歲,對我而言很年輕。我十年前也快三十歲。
他說以前在資訊公司寫程式、做程式設計,後來發現公職的薪資、待遇、福利是私人公司的好幾倍之後,決定投入公職考試。
他準備的是資訊處理,和我92年考上高普考是相同的考試類組。
他準備的所有專業科目,也是我的專業科目。
在吃飯閒聊的過程中,瞭解他的學習狀況。
見面四十多分鐘後,大致上就知道他的程度。
我很認真的對他說,你沒有機會了,你只能半工半讀來準備考試,
而且,你絕對無法考上今年年底的地方特考。
還有,你未來三年要考上的機率極低,
雖然你己經準備二年,過去二年都浪費掉了。
他聽完我的建議之後,晴天霹靂,不敢相信一位老師會說學生考不上高普考。
我請他冷靜一下,也給我十六分鐘的時間,我可以證明你過去所學備考專業知識,對考試幫助不大,雖然你讀的是補習班的資料。
你也知道,每位考生都有機會可以拿到國考補習班的教材,但不是大部份的考生都有辦法考的上,考不上的考生,也不是全部擠在落榜的邊緣,分數是呈現常態分佈的。
在和他一問一答的十六分鐘過程裏。
他終於承認過去所學的考試內容,雖然會考,但是對他幫助不大。(過去投入的學習時間,考試時不會有太大的幫助。)
他後來親口告訴我,他實際發生的考試例子。
那一年見面距今快六年了,他講述的例子還深深印在我的腦中。
讓我無法理解的是,
為什麼教育系統不教學生如何訂定目標、有能力自修學習新的知識?
為什麼不教學生如何發揮自己內心潛在的學習能力?
為什麼我們拼命的把知識、教育、資源提供給所有年紀的學生,確不教會他們各種各式各樣很有效的閱讀、思考技術來吸收知識、應用所學??
為什麼準備國考的考生,95%以上是大學、研究所畢業,
從小考試到大,確還是有七八成的考生,無法通過國家考試,一大部份人連上榜的邊都摸不到。
大多數人認為是國考,錄取人數太少、分數太高,確沒有想過是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足。
這個世界對我而言真是太奇妙了。
你們想知道這個我認為考不上的考生,他親口告訴我的例子嗎??
這個例子,每年活生生的發生幾十萬在學學生和準備國考的考生身上。

聽取例子的方式說明

想聽的話,請加入我成立四年的facebook社團-[幸福的人生-一起邁向幸福公職之路]

社團網址:https://goo.gl/yT3C5x

在社團裏面,這篇貼文的下面留言「想聽」二字,我再私下丟訊息給大家參考這個例子。

本文短網址:http://goo.gl/z8jxRa

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

昨天第一次打電話給一位考生輔導她準備考試

昨天第一次打電話給一位考生輔導她準備考試,因為是第一次的關係,感覺還滿不錯的,我個人很喜歡突破現有的生活模式,只要生活能有不一樣,都要試試看。
從門號換約、公佈訊息、到實際上打電話給考生,就覺得這個門號辦的很值得。
昨天晚上用電話討論了快五十分鐘,比我預計的二十五分鐘多了一半。
其實我的角色很簡單。
就是把妳的準備考試方法與遇到的問題再提出一個改良的建議。
像昨天他準備了快三年初考,還是突破不了盲點。
而我告訴她的方法,有些他想考上的考生說過,有些是新觀念。
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改變,只要改變,就會有結果出現。
出現後,就可以知道是不是比過去的方法有用。

不改變,只能一直用自己的方法來準備,然後虛渡一年又一年。
而我的角色,當然就是促使改變的提早發生。

她考的是初考,我真的沒有辦法斷定準備初考的考生,有沒有實力考上。每一科目都要考90分以上,這要什麼樣的準備,才能達到這平均分數。
還是高普考簡單很多。